廣西新聞網(wǎng) > 首頁欄目 > 滾動新聞 > 正文 |
紫番茄、紫白菜……紫色果蔬走上餐桌,味道如何? (4) |
2020年09月28日 07:32 來源:南國早報客戶端 編輯:韋幸文 |
▲紫色的生菜看起來似乎更有食欲。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蘇華攝 紫色蔬菜品種稀少須改良 上天賦予了蔬菜種種天然色彩,這些色彩不只讓人賞心悅目,還對人的健康做出重大貢獻。據(jù)悉,蔬菜顏色由深到淺,其營養(yǎng)價值也由高到低,排列順序總的為黑色、紫色、綠色、紅色、黃色、白色。同一種類的蔬菜中,深色品種比淺色品種更有營養(yǎng),根據(jù)營養(yǎng)學統(tǒng)計分析,紫色食品的營養(yǎng)價值高于其他色澤較淺的食品。 記者了解到,很多常見的蔬菜中,紫色為原始色。如紫色胡蘿卜原是我國古老的胡蘿卜品種資源之一,由于其產(chǎn)量偏低、口感微苦而逐漸被桔紅色的胡蘿卜新品種所替代。紫色蘆筍是蘆筍品種家族中非常珍貴的一員,但據(jù)調(diào)查,目前我國的蘆筍栽培中,90%以上的栽培面積都是綠色品種。 廣西農(nóng)科院蔬菜所所長陳振東介紹,在大自然中,很多蔬菜水果擁有多種天然色素,紫色是其中一種。在蔬菜新品種選育中,可以通過雜交的辦法,把不同的優(yōu)良性狀聚合在一起,比如好看的紫色和絕佳的口感,通過選育,將植物本身自帶的紫色基因遺傳性狀顯現(xiàn)出來。 “既要帶紫色,好吃,又要高產(chǎn),還能抗病,有時候難度非常大。”一個蔬菜新品種的誕生,首先要迎合消費者的需求。為什么市場上紫色的蔬菜比較少,陳振東表示,選育是一種漫長而充滿挑戰(zhàn)的過程,要將各種優(yōu)良品質(zhì)都集中在一個新品種上,在試驗大田里,需要進行反復的鑒定、選擇、配置組合、再選擇,甚至經(jīng)過許多年的實踐才能培育出一個市場歡迎的品種。
|
||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
>>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|
|